选择合适的色谱仪需综合考量样品属性、检测目标及操作需求,以下是关键选择要素:
🔬一、明确分析需求
样品性质
挥发性物质(如气体、石油组分):优先选气相色谱(GC)。
热不稳定/高沸点物质(如蛋白质、药物):需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或超高效液相色谱(UHPLC)。
无机离子(如水质检测):离子交换色谱(IC)更适配。
检测目标
痕量分析(如ppb级农药):需高灵敏度检测器(GC-ECD或LC-MS)。
结构鉴定:联用技术如GC-MS或LC-IR更优。
⚙️ 二、核心性能指标
参数 要求 影响
分离效率 柱效高(理论塔板数>10,000) 决定复杂样品分辨率
灵敏度 低噪音、低检测限(如ng级) 痕量物质准确定量
稳定性 保留时间RSD<0.5%,峰面积RSD<1% 保证重复性
压力范围 超高压系统(>1000 bar) 兼容小粒径色谱柱
三、关键子系统配置
色谱柱
GC分析复杂样品需毛细管柱,简单样品可选填充柱。
HPLC反相柱(C18)适用多数有机化合物。
检测器
类型 适用场景
FID(GC) 通用有机物定量(如烃类)
UV-Vis(LC) 具紫外吸收化合物(如维生素)
电导检测器(IC) 无机离子分析
自动化模块
高通量实验室需配自动进样器,减少人为误差。
在线过滤装置可延长色谱柱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