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EM电解制氢技术近年来在科研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以下为代表性成功案例:
一、科研突破案例
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超长寿命纯水AEM电解
通过膜-电极界面工程,采用聚醚醚酮基复合膜,在80℃、1.8V下实现1200 mA cm⁻²电流密度,并在500 mA cm⁻²下连续稳定运行2464小时(约102天),创下纯水AEM电解耐久性纪录
西湖大学非贵金属催化剂突破
孙立成团队开发NiFe阳极催化剂,通过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制备工艺,实现工业级电流密度(≥1000 mA cm⁻²)下的稳定运行,为AEM电解规模化应用奠定材料基础。
二、商业化应用案例
稳石氢能兆瓦级系统
2024年推出全球首台单槽1兆瓦AEM电解系统,直流功耗低至4.2kW·h/m³H₂,绿氢成本可控制在10元/kg以下
2.5kW商用设备连续运行1008小时(42天),应用于金属热处理炉氢气保护场景
国内首台!稳石氢能发布10kw AEM电解水制氢系统
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与高校合作,攻克聚芳烃奎宁基AEM连续化生产技术,实现千瓦级电解堆稳定运行,填补国内高性能AEM规模化制备空白
卧龙英耐德户外型装置
2025年发布0.5-2.5标方系列户外AEM制氢设备,IP54防护等级适应-15℃至45℃环境,适用于分布式场景如氢动力无人机、半导体制造等
三、国际进展
Enapter模块化电解槽
欧洲公司Enapter的EL 4.0模块化产品覆盖50多国,年出货量达300MW,2019年完成IPO,为目前唯一规模化出货的AEM电解槽企业
四、产业链配套案例
未来氢能材料量产
实现阴极催化剂公斤级日产及500mm×500mm电极批量生产,年产能达10000平米,过电位性能达200 mA/cm²下70mV
米其林跨界研发
2025年联合法国科研机构开发生物基AEM电解槽,利用轮胎材料技术降低贵金属依赖,推动绿氢成本优化。
这些案例显示,AEM技术已从实验室验证迈向商业化初期,尤其在分布式制氢、可再生能源耦合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