氮气发生器和空气发生器的纯度差异显著,主要体现在气体成分、技术原理和应用需求上:
1. 气体成分差异
氮气发生器:输出气体为高纯度氮气(通常≥99.9%),需通过膜分离、变压吸附(PSA)或电化学法去除氧气、水分等杂质
例如,PSA技术可提供99.9%-99.999%的氮气,而膜分离法适合中等纯度(95%-99.5%)需求
空气发生器:输出为压缩空气,主要成分仍为氮气(78%)和氧气(21),仅通过过滤、干燥去除颗粒物和水分,纯度标准远低于氮气发生器
2. 技术原理对比
氮气发生器:依赖选择性分离技术(如碳分子筛吸附氧气或高分子膜渗透),需多级净化(冷凝、吸附等)提升纯度
空气发生器:仅需基础压缩和过滤,无气体分离步骤,纯度提升有限
3. 应用场景需求
氮气发生器:用于对氧气敏感的场景(如化工合成、半导体制造),纯度要求严格(99.9%-99.9999%)
空气发生器:多作为气源设备(如气相色谱仪载气),无需高纯度气体
4. 纯度检测标准
氮气纯度通常以氧残留量衡量(如≤5ppm),而空气发生器无类似标准,仅需满足压缩空气质量等级(如ISO 8573)
综上,两者纯度差异主要由技术路径和应用需求决定,氮气发生器的纯度控制更复杂且精度更高






QQ客服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