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滕州新气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官网!
气体发生装置制造滕州新气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
全国咨询热线:18521520008
您的位置: 首页>技术文章
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技术的核心原理

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技术的核心原理

时间:2025-08-12 来源:滕州新气源 点击:32 次

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结合气相色谱(GC)的高效分离能力与质谱(MS)的高灵敏度检测及结构鉴定功能,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。其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四个关键阶段:

一、气相色谱分离

样品经气化后由载气(如氦气、氢气)带入色谱柱,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‌分配系数差异‌进行物理分离。分离过程遵循以下机制:

极性或沸点不同的化合物在色谱柱中迁移速率不同;

各组分按‌保留时间‌顺序依次流出色谱柱。

二、接口传输与离子化

分离后的组分通过‌加热传输线‌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,在真空环境下被电离:

‌电子轰击电离(EI)‌:70eV电子束轰击中性分子,使其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分子离子及特征碎片离子;

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聚焦并导入质量分析器。

️三、质量分析与检测

离子进入质量分析器(常用四极杆或飞行时间分析器),按‌质荷比(m/z)‌ 分离:

四极杆通过高频电场筛选特定m/z的离子;

飞行时间分析器依据离子穿越无场区的速度差异分离;

离子信号由检测器(如电子倍增器)转化为电信号。

四、数据采集与解析

‌总离子流色谱图(TIC)‌:记录各组分流出时间与峰强度,用于定量分析;

‌质谱图‌:显示各时间点对应的离子m/z及相对丰度,通过‌谱库检索‌(如NIST数据库)匹配已知化合物结构。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18521520008

企业邮箱

280768668@qq.com

二维码
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