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磷脂脂肪酸(PLFA)分析中,硅胶柱活化是确保磷脂有效分离纯化的关键步骤,具体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硅胶柱活化核心步骤
甲醇预处理脱水
向硅胶柱(如SPE硅胶柱)中加入2-3倍柱床体积的甲醇(HPLC级),缓慢过柱以消除硅胶表面水分,维持其吸附极性。此操作可提升磷脂回收率,避免磷酸乙醇胺(PE)等组分损失。
预处理后需排出多余甲醇,避免残留溶剂干扰后续分离。
惰性溶剂置换(若后续使用非极性体系)
用二氯甲烷(DCM)冲洗硅胶柱5-10倍柱体积,去除可能吸附的有机杂质。此步骤对海洋微生物样本尤为重要(如去除脂溶性污染物)。
富媒体流组件将展示相关技术操作示意图
二、活化后硅胶柱的操作规范
样品加载条件:活化后需保持硅胶柱湿润(如残留少量DCM),立即加入脂质提取物(如氮吹浓缩后的氯仿相)。
洗脱梯度控制:
磷脂分离:采用极性递增溶剂体系(如DCM→丙酮→甲醇),依次洗脱中性脂质、糖脂及目标磷脂组分。
特异性洗脱:对磷脂酰胆碱(PC)、鞘磷脂(SM)等,需优化混合溶剂比例(如二氯甲烷-异丙醇-乙酸甲酯-甲醇-水=25:25:25:11:12)。
三、活化失败的影响与验证
未充分脱水:导致磷脂回收率下降(如PE、PC损失>30%),因部分硅胶表面水化降低极性吸附力。
溶剂残留:若甲醇未排净,可能改变洗脱曲线,影响磷脂酰胆碱与鞘磷脂的分离分辨率。
验证方法:活化后取空白流出液进行GC-MS检测,确认无杂质峰(如脂肪酸甲酯残留)。
视频组件演示硅胶柱活化实操
注:活化流程需匹配样品类型(如土壤/粪便需增加氯仿净化);对高盐样本(如海洋采出水),建议DCM预处理后追加丙酮冲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