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常用电解液类型
氢氧化钾(KOH)溶液:实验室最常用的碱性电解液,浓度通常为10%-15%
典型配比:150-300克KOH溶解于1000-1500毫升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中
氢氧化钠(NaOH)溶液:部分设备使用,配比与KOH类似
纯水(SPE技术):固态电解质薄膜(SPE)型发生器无需添加电解质,仅需高纯水
二、配置步骤(以KOH为例)
准备材料:
氢氧化钾(优级纯)、去离子水/蒸馏水、玻璃烧杯、搅拌棒、防护手套
溶解操作:
将KOH缓慢加入水中(不可反向操作,避免剧烈放热)
搅拌至完全溶解,冷却至室温后使用
注入设备:
将电解液倒入储液瓶,液位需保持在上下限标记之间(通常1600-2000ml)
三、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KOH具有强腐蚀性,需佩戴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皮肤接触
水质要求:必须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,避免杂质影响氢气纯度
浓度控制:浓度过高可能腐蚀设备,过低则降低产气效率
定期更换:建议每3个月更换电解液,长期使用会积累杂质
四、常见问题
电解液溅洒处理: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就医检查
设备自检:首次使用需通过压力测试(5分钟内升至0.4MPa)确保密封性